生态河北   ●   美丽中国     今天是:

要闻

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> 时讯要闻 > 要闻
秦皇岛 “河长制”促进流域绿色发展
发表时间:2018-03-02

秦皇岛 “河长制”促进流域绿色发展

(记者张宝林 通讯员孟仲淑)“今年的洋河入海口,鱼类成群、沙鸥翱翔,还发现了对水质极为敏感的水母。附近的秦皇岛海域,海狮、海豹等海洋动物频频现身。”洋河的变化,源自秦皇岛“河长制”的实行,也是该市全部17条入海河流变化的一个缩影。

四级“河长”体系 分级无缝覆盖

去年下半年以来,着眼于建设生态城市和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,秦皇岛大力实施全市域河流生态治理。他们将水系治理列为全市“一号工程”,建立健全最为严格的“河长制”:34名市级河长、113名县级河长、1463名乡级村级河长,编组分包境内17条入海河流,形成了每条河、每个河段、每米河道都有人管理、有人负责的四级河长齐抓共管、全流域管理体系。

今年初,秦皇岛市委书记孟祥伟、市长张瑞书带头从分包的戴河、洋河入海口沿河道上溯踏查,详细了解河道生态建设、沿岸产业布局以及污染物治理等情况。从此,对17条河流的流程、流域进行实地踏查,几乎成为每个双休日四级河长及各级水务、环保部门负责人的“必修课”。

戴河入海口有私建码头、洋河上游迷雾村有污粪直排入河……各市级河长累计踏查行程513.1公里,发现涉河涉水问题1297个。今年旅游旺季到来之前,已取缔全部河道非法采砂点,封堵全部254个排污口,拆除非法建筑物41372平方米,关停整改养殖场300家。

制度不断完善 形成常态长效

秦皇岛市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建设,确保河道管理“不留盲区、不留死角、不出现反弹”。

河流最大的污染源来自岸上,造纸、淀粉、粉丝、养殖等星罗棋布的大小企业是形成污染的“重灾户”。为了确保不让一滴污水入河,秦皇岛在城市区加强污水管网建设,所有生活污水纳入管网,不能接入管网的采取抽送方式送至污水处理厂。在农村,实行污水处理统一规划、统一建设、统一管理,垃圾收运共配置了37000多个垃圾桶,组建了5305人的农村保洁员队伍,村收集、乡转运、县处理的垃圾处理长效机制普遍建立。

按照“菜单式分解、契约化管理、审计式验收、公开化奖惩”要求,该市明确各级河长以及各有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并纳入考核;建立“日巡查、周报告、月调度、季点评”、“河道巡查”、“河道警长”、“河道保洁”等制度。期间,7名科级干部因治污不力、工作不到位受到政纪处分或组织处理。

今年7月份,秦皇岛市经历了几十年不遇的两次特大暴雨与风暴潮南北夹击。“实施河长制,我们疏浚了河道、清理了淤泥、拆除了违章建筑,为实现无一人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的抗洪胜利打牢了基础。”市水务局副局长张志强介绍,大雨过后的监测数据表明,北戴河及周边近岸海域水质良好,9个浴场水质均在二类以上,其中老虎石等5个浴场水质达到一类。

拓展“河长”责任谋划流域经济

“看起来是水的问题,实质上是岸上产业结构的经济问题,最终要解决整个流域可持续发展问题。”戴河“河长”、秦皇岛市委书记孟祥伟强调。

 “不能让戴河这么好的资源继续沉睡,要引入战略投资者,向新、奇、特、鲜、美的高效农业、特色农业转型,将单纯的农产品转化为旅游产品,为每年来秦皇岛的3000多万游客提供更丰富的产品。要进一步加大戴河沿岸土地流转力度,发展苗木、花卉、林果等兼具生态和经济效益的产业,为戴河增加新的绿色生态屏障。”在踏查完整个戴河流域后,孟祥伟与有关部门商量:“戴河完全可以在治理污染、整修河道、规划设计等工作的基础上,探索小型游船项目。沿河村庄作为游船的驿站,供游客上岸休憩、购物,让游客观赏戴河这条河流的生态之美,让游客尽赏田园别样风光,得到心灵的放松。”

在洋河,市长张瑞书指出,要大力加强洋河生态保护治理,做好库区土地确权工作,加快周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,在把洋河建成生态之河、景观之河、富民之河的同时,努力将洋河库区打造成国家级水利风景名胜区。

目前,秦皇岛市畜禽养殖禁养区、限养区和适养区已经划定;全市压减单茬玉米面积超过25万亩,重点推广设施蔬菜、食用菌、中药材等高效农业和稻蟹共生、种养结合等绿色增产模式;完成造林33.5万亩;大力普及推广生态循环农业生产模式,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,全力推进农村能源清洁开发利用工作。结合各条河流具体情况,以现代服务业、休闲体育、有机农业和第六产业为中心,规划沿河产业发展,以项目带动打造富民之河。(编辑:樊红辰)

 



来源:河北省人民政府网站
作者:
冀ICP备2021029029号-1
促进会地址: 河北省石家庄市新石中路375号金石大厦B座304室   电话:0311-86964236/0311-86962760 监督电话:0311-86964236
网站服务地址:石家庄市新华区313号   邮 箱:hbstwmw@126.com